盛夏时节,黔贵大地,山青水碧,乡美如画。
2021年7月12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率全国人大调研组先后来到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和六盘水市,深入民族村寨、扶贫社区,走进乡镇园区、企业车间,就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同村寨老党员、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和地方干部群众热情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7月12日,栗战书委员长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调研
栗战书在调研中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贵州人民群众十分牵挂,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贵州考察调研,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擘画宏伟蓝图、注入强大动力。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贵州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全面有效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高虎城,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王宪魁,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常委会副秘书长胡晓犁参加调研。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省委常委、秘书长吴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慕德贵分别参与调研。
美娥社区是黔东南州从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安置搬迁对象1219户5292人,涉及全县18个乡镇。
7月13日下午,栗战书和调研组来到从江县美娥社区,一边看,一边询问情况。
社区里,一幢幢新楼鳞次栉比,道路宽敞通达,环境整洁美观。
“楼上住人,楼下就业。”祖英刺绣有限公司民族刺绣生产扶贫车间办在社区内,绣娘们正在刺绣设备上“穿针引线”,十分忙碌。
从山沟沟里搬出来的绣娘余老由,全家都住进功能齐全的新楼房。她在刺绣生产扶贫车间工作,保底工资加上计件效益,每月收入3000多元。
“现在的生活,比原来好很多很多,我们很满意。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帮助我们搬出大山,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余老由心存感激地说。
祖英刺绣有限公司负责人韦祖英,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她带领当地数百名村民和贫困群众,传承和弘扬苗绣技艺,用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听了韦祖英的奋斗事迹,栗战书点赞说:“办起刺绣企业,带动这么多人就业,很不容易。你是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当中的优秀代表,希望你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利用好党的政策,更好发挥作用,继续办好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能够共同过上幸福生活。”
曾经,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感恩奋进、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工作大踏步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实现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
“在全国9899万脱贫人口当中,贵州就有923万,差不多10个脱贫人口中就有1个是贵州人。”栗战书在调研中高度评价贵州脱贫工作,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撕下了绝对贫困的标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栗战书说,贵州历尽艰辛摆脱了贫困,还要再接再厉,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贵州的脱贫攻坚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一定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创佳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是重要保障。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法律于6月1日开始实施。7月14日,栗战书在铜仁市江口县云舍村主持召开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座谈会时指出,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为了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而量身定制的。
栗战书强调,依法促进乡村振兴,要立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除了产业振兴之外,还包括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解决好农业农村承担的“三大历史任务”,即保障好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护好农村生态屏障安全、传承好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建设、道德文化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等等,培养造就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吸引和促进更多年轻人热爱农村、热心农业,在农村扎根创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等乡村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促进法从制度层面作出安排,鼓励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许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7月13日,栗战书和调研组在从江县贯洞镇归龙百香果产业园区看到,百香果藤粗果壮,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贵州的百香果种植从无到有,于2016年开始规模化、商品化,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跃居全国前列。得益于贵州自然条件优越,好山好水,种出来的百香果味道香甜,加工后的果酱品质优良,受到了市场追捧。
园区相关企业负责人陈韬介绍,园区百香果严格按照4米的行距种植,大力推行山地机械化。目前,每亩产量在2500斤至3000斤之间,每斤销售价格在8元至12元。
培育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看着正在园区工作的农户,栗战书非常关切地询问:“他们在园区打工,收入怎么样?”
陈韬详细介绍,在整个产业中,为了保障农户的利益,一是通过土地流转保民生,每亩每年1200元;二是制定激励机制促增收,农户到园区工作,每个月工作26天休息4天,工资为2900元,如果勤劳肯干工作28天,每个月工资3000元,再加上300元绩效奖,就有3300元;三是采取倒租反包模式,达标后产量超出的部分按照市场价收购,调动农户积极性,实现双赢。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从江县百香果种植规模发展迅速。
对于该园区企业的做法,栗战书给予鼓励,“企业要赚钱,追求发展,无可厚非。但在发展的同时,要为当地老百姓着想,给老百姓更多的实惠,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只有大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企业才能获得政府更大支持、老百姓更大支持,才能长远、持久、良性地发展。”
平均海拔1100米的贵州,山岭纵横,云雾缭绕,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特征。高山云雾出好茶。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贵州成为茶叶生长的天堂。
最新数据显示,贵州省茶园总面积攀升至700万亩,排名全国第一位,其中全省10余个县进入中国茶业百强县。
依托江口县优美独特的生态资源,贵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抹茶生产加工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
“整个贵州,在茶叶上可以继续做文章,把这篇文章写好。这个抹茶,就很有特色。茶叶不仅是用来喝的,还可以加强研发,应用到化妆品、药品、保健、美容等新的领域,提高附加值。”栗战书在贵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说,贵州茶叶品质佳、规模大,知名度越来越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贵州的茶产业要做出自己特色,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走出一条高质高效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栗战书强调,全面有效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重要任务就是推进农业全面升级。贵州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很明显,农业自然条件独具特色,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中世居民族达18个之多。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和传承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肇兴侗寨、岜沙苗寨、江口县云舍村实地考察时,栗战书和调研组发现,贵州越来越多的古寨村落,依托传统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又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位于黔东南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古老而极具风韵,有“侗乡第一寨”美誉。村寨四面青山,流水潆洄,小径曲曲,风光秀丽。寨内建筑保持固有的历史、文化、风俗、风貌,五座鼓楼——仁、义、礼、智、信,高耸在民居之间,代表着寨内五大宗族。这些民族特色让村寨有了底蕴,有了吸引力。村民群众也因此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由从江县城出发,沿着一条宽敞平坦的公路,很快就抵达神秘原生态部落、民俗风情浓厚的岜沙苗寨。岜沙苗寨至今保留着佩带火枪、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村寨内的居民既种地劳作,又为游客表演“芦笙舞”“镰刀剃头”“鸣枪送客”等节目,实现了“家家参与旅游服务,人人享受旅游红利”,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梵净山下的江口县云舍村,青山环抱、绿荫环绕。干净整洁的公路,将一座座错落有致、别具风情的农家小院连接起来。穿行村庄,山风习习,溪水潺潺,孩童戏水,处处欢声笑语,俨然是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
以文促旅,以旅富民。广大村民群众将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把家园建设得美得令人心动。
贵州省相关负责人介绍,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贵州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切实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江口县云舍村党支部书记赵佳勤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坚持干事靠法、遇事找法、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用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努力把云舍村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栗战书在座谈中对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给予积极肯定:“过去一个时期,贵州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30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解决了7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通组公路7.87万公里。总体上看,在贵州,通村道路、用水、用电等基本得到解决,乡村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变化。”下一步,要重点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物流、客运、信息流的可达性,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农村消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栗战书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贵州的农村生态景象很好,但是生态基础脆弱,极易受到破坏,一旦破坏又难以修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原则,依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面源污染防治能力,绿化美化乡村环境,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宜业。
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最为根本的就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目的。
黎平县肇兴侗寨,打鼓吹笙,大歌声声。栗战书和调研组走到“仁团”鼓楼时,受到当地村民群众欢迎。
栗战书和大家并坐在鼓楼内,亲切交谈。
威望最高的“寨老”陆青山从怀里掏出一枚“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自豪地说:“我很早就在部队当兵,入党55年了。”
栗战书接过沉甸甸的纪念章,庄重地为他佩戴好,“你是我们非常尊敬的老人,现在又是‘寨老’。”接着,栗战书特别关心地问道:“侗族同胞们,生活都很好吧?”
陆青山激动地回答:“现在高速公路修进来了,铁路也修进来了,村村寨寨都连通起来了,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陆青山由衷地发出感慨。
围拢在鼓楼内的村民群众深为认同,热烈地鼓起掌来。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看了侗族大寨,见到乡亲们的生活幸福美满,我很高兴。”栗战书笑着对大家说,这次来贵州调研,也是给大家转达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非常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现在我们摆脱了贫困,下一步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红火。”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大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栗战书在调研时指出,农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大体满足以后,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方面,要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的内涵,引导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坚决防止黄赌毒等不良风气污染农村。
栗战书强调,要想方设法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文明风尚立起来,把农村的精气神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