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呀!”制茶师傅余小益小心翼翼从烘干机里拿出两颗“茶球”,放在鼻子跟前闻着。3月25日,已是深夜11点,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的银球茶加工厂里,依旧灯火通明。
当记者问及如何把控茶叶的烘干过程时,余小益拿了几颗“茶球”放到记者耳边说:“你听!这样清脆的声音,就是茶叶干燥好了。但这颗的声音还是软绵绵的,就得再等等。”
毛鹃(左)和采茶工一起采摘茶叶
余小益与茶打交道已经40年了,在他看来,手感、嗅觉、视觉和听觉,加上用心去感觉,当火候、干湿度、香气一切都恰到好处,才能制出好茶。
这边,干燥好的茶成品陆续装袋,另一边,工人忙着将今日收到的3000斤茶青鲜叶杀青,开始新一轮茶叶加工。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井然有序。加工厂墙壁标牌上写着“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毛鹃检查银球茶品质
工人们告诉记者,自本月15日开始,这里日夜不停转,一直那么热闹!
在茶叶造型车间,记者见到了公司董事长、银球茶第三代传承人毛鹃。她和工人们一道在红豆杉板上对茶叶进行手工揉捏造型。
“每天在这工作的有几十人不等,我们按计量算薪资,1斤12元,每人每天能捏30到60斤不等,也就是一些工人每天的收入能超过700元。”毛鹃告诉记者。
深夜,毛鹃走进生产车间
“我一天能捏40斤左右,那么多年来,手里的茶香一直都没有散过。”工人金萍感叹。
记者看得眼花缭乱,工人们左右手同时开工,10秒左右便捏好一颗“茶球”,每颗“茶球”直径20毫米左右,重量2.5g。一会儿的工夫,工人们手边的竹篮就盛满了。
这一颗颗“茶球”,由多瓣曲卷叶片“抱团”而成。“利用茶叶中果胶质的黏稠性,我们趁热揉捻,将茶叶塑造成球形。”毛鹃介绍,茶成品表面呈银灰墨绿色,很像苗族姑娘佩戴的银铃铛,在上世纪80年代,爷爷毛克翕将其命名为“银球茶”。
说着,毛鹃脱下工作服,走进茶室,将一颗“银球茶”放入杯中,一冲一泡间,叶片慢慢舒展开来,毛鹃徐徐道出她的故事。
工人把银球茶放入烘干机
“我们从小闻着茶香长大,爷爷对我影响很深,他一辈子的夙愿就是要带动县里的老百姓致富,他这么想,也一直这么做。作为银球茶的第三代传承人,我希望把这份茶事业继续发扬下去。”毛鹃说。
毛鹃的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坚毅。
公司的产品展示柜上,琳琅满目。毛鹃不断摸索当下消费者的喜好,除了为产品选择了更加精巧时尚的包装,还在销路上转变思路。她开通了抖音号——“ 阿鹃说茶”,通过直播带货,将雷山银球茶传播更远。
毛鹃(左)指导工人制作银球茶
采访过程中,毛鹃的手机响了多次。“每年这个时候,茶还没做好,就已经接到不少省内外的订单,只能加紧赶制。”
“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一家公司的力量也不够。”毛鹃说,银球茶的持续发展是我们苗族同胞共同的事业。
如今,雷山银球茶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雷山县茶企“抱团”前行,拧成一股绳共同打造品牌。
在雷山县乌开银球茶产业园区内,包括毛克翕茶业在内的7家重点茶企在2020年完成了传统工艺、生产车间、厂容厂貌、园区风貌改造。
毛鹃检查杀青环节
“你看,我们的工厂变成了景点,注入了苗族文化元素,打造出园林式制茶园区,不断引入‘游客流量’,带动了茶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毛鹃说。
跨界融合“抱团”发展,雷山银球茶凝聚起了各方力量,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
去年以来,借助佛山市顺德区帮扶雷山的优势,雷山县精心谋划东西部协作农文旅融合产业园。其中,不断整合乌开银球茶产业园区现有资源,延长已有产业链条,与望丰等周边产茶重点乡镇形成产业互动,与县城在旅游服务功能上实现联动。
这段时间,一到傍晚,附近的茶农挎着一筐筐刚采摘的鲜叶赶往这里,茶企接手加工。随着春茶大量上市,茶企也把新鲜出炉的春茶送到西江景区。
旅游搭台、茶叶唱戏,茶文旅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银球茶体验店让游客找到了购买渠道。
“凡持有‘噶歌古巷免费品茶券’均可到景区噶歌古巷‘贵州绿茶’门店免费享用雷山银球茶一杯。”在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入口处,竖着一块醒目的标示牌。
银球茶第三代传承人——毛鹃
游客可在景区检票时免费获得该品茶券,且每日前500名进入噶歌古巷茶叶一条街“贵州绿茶”西江旅游公司门店体验的游客,更有机会免费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银球茶。该活动自去年7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至今。
“接下来,将由国有平台公司牵头,结合苗族特色和茶叶底蕴统一制定西江景区茶叶伴手礼,打造一款西江景区专供茶,对景区相关经营主体实行地推式铺货,逐步实现‘统供统销’。”雷山县茶叶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胜康介绍。
不觉已是凌晨,记者离开时,毛鹃又换上了工作服,走进生产车间……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白小萍
编审/蒋照俊
审核/徐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