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首部中英日文版《贵州冲泡绘本》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清新有趣的插画对贵州茶冲泡方式和贵州茶历史文化进行生动阐释,向更多人推广“贵州冲泡”这一颠覆泡茶喝茶认知的泡茶方式,拓展贵州茶产业的国际宣传。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在《绘本》中讲述了“贵州冲泡”是怎样炼成的,现特将内容刊载出来,以飨读者:
我从小喝茶,因为我父亲喜欢喝茶、喝浓茶。一个搪瓷缸,一半茶一半水,又苦又涩,但解渴。上大学离开家后,我也开始买茶喝。工作后,也是一杯茶、两杯茶,泡半天、泡一天。所以茶在我心目中,是苦涩的,是解渴的,是提神的。2006年,我开始接触贵州茶的生产、加工、销售,并具体负责推动贵州茶产业发展。随着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中国第一,我们确定以贵州绿茶为主战略,生产大众好茶,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很多城市的中心广场搞“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万人品茗活动。来的人很多,但我们的人总是习惯现烧水、现降温、现投茶、现冲泡、用杯泡。广场上人流如织,往往是泡好一杯茶,人已走,茶未凉,一个摊位一天招待不了几个人,“万人品茗”成了概念。那个时候我心里很急,总是骂骂咧咧的,说大家的动作太慢太慢了。
我去很多地方喝茶,看人家泡茶,总是嫌人动作繁琐且慢,半天喝不到一杯茶,不解渴。你急,人家却告诉你,品茶就是慢,这就是茶文化。使你既解不了渴,又显得很没修养的样子。每次出现这种状况我都犯嘀咕,是不是泡茶都得装模作样?
慢慢地,我发现,不会泡茶、泡不好茶、茶不好喝、喝不了好茶,早已成为中国茶界的困扰。消费者买的是茶叶,喝的却是茶汤。怎么泡茶才能简单、方便、好喝、健康,这是茶业发展的痛点,也侧面说明了茶业服务的缺失。贵州冲泡,就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逐渐形成的。
2013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全国第十一位跃升为全国第一位。当年有个领导问我:“老胡,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茶叶好,该是什么字?”这把我问懵了。后来这位领导创作了《贵州茶香》的歌词。这个字是“香”。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我负责茶产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觉得贵州茶香过。
尽管从一开始,人家就告诉我,贵州茶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次年,一位外省领导来贵州看茶,看见别人用80°C的水泡绿茶就急,一路上都在说绿茶也应该用开水泡。
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琢磨全国各地人泡茶方式的不同。我问他们,为什么绿茶要用80~85°C的水,为什么绿茶一定要用杯泡,为什么以“小浑淡”(芽小,浑浊,滋味淡)为佳。他们告诉我,因为绿茶芽叶嫩,水温高了,会把茶烫“死”。用杯泡是要展现茶叶的美。我请教过中国一流的茶专家、教授,他们告诉我,用80~85°C的水泡茶的说法是莫须有的,但是却成了中国泡茶的常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琢磨,我们平时喝到的茶为什么不香,茶汤为什么是苦涩的。按道理说,绿茶基本是春茶,鲜爽度高,苦涩味是最轻的,但为什么我们喝到的茶都是苦涩的呢?这是因为茶水不分离。普洱、铁观音等茶是因为苦涩,才不断发酵,以降低苦涩味。我想,在贵州做绿茶的人为什么这么笨,一副好牌怎么打得这么烂?以及为什么茶不香,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感觉到香?第一,是因为绿茶做得不好,过于强调色泽绿,杀青不足,有青草气,没有香气,且强调好茶等同于独芽茶。第二,是强调绿茶用80~85°C的水冲泡,用杯泡,水温不够,使茶的香气不能充分展现。
后来我们提出了贵州冲泡——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高水温解决了茶香不足的问题;快出汤和茶水分离解决了苦涩的问题;多投茶解决了茶淡的问题;不洗茶诠释了茶叶的干净。贵州冲泡倒逼茶产业从种植、加工到冲泡的产业链升级,冲出了贵州茶香、鲜、爽、浓的特点。
6年来,贵州省很多重大场合的接待工作都用了贵州冲泡,从未失手。我们组织了专业科研机构人员对贵州冲泡进行测试,证明了贵州冲泡是非常靠谱的。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贵州冲泡的研究、演示活动,组织了面向全国的贵州冲泡大赛,我给许多爱茶人士颁过奖,年纪最大的获奖者80多岁,最小的只有3岁半,体现了贵州冲泡简单、方便,没有专业门槛的特点。掌握了这16个字,人人都能在10~15秒内泡出一杯好喝的贵州茶。
贵州冲泡最初被提出时,舆论一片哗然,到现在,它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网络搜索率超过3000万。大部分搜索用户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江浙一带。这体现了大家对贵州冲泡的认可,更反映了大家对在快节奏生活中喝到一杯中国好茶的渴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贵州冲泡展现了贵州茶文化走向全国的自信。
余海游女士2014年到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一直是我们的泡茶手,负责贵州茶在国内外重要场合的推广。她是第一个贵州冲泡推广视频的介绍、演示者,是《贵州茶叶冲泡品饮指南》(“贵州冲泡标准”)的起草者,是《贵州绿茶绘本》的撰稿人。由她来写这本书,再适合不过。刘春田先生,重庆画家,钟情贵州茶山,贵州绿茶的美让他充满幸福感,是《贵州绿茶绘本》的画师。袁小娟女士作为记者,十多来致力于追踪报道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创作了《黔茶这十年》一书,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贵州绿茶绘本》的策划人。他们是对贵州冲泡的形成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的代表。贵州冲泡需要这样一帮能够持续不断地释放热情的人的大力推动。
我相信兼具简单、方便、快捷、健康的贵州冲泡会在贵州大地上普及开来。我想,也许不久,贵州冲泡将会成为中国茶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回归常识的一面旗帜。目前还没有“中国冲泡”,贵州冲泡的要点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冲泡”的核心呢?希望喝茶、泡茶不再神秘、琐碎,让茶叶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编审/蒋照俊
审核/徐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