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贵州700多万亩茶园相继进入冬季管护。茶园里和往常一样热闹,茶农忙着剪枝、松土、施肥,为来年的春茶开采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在大山深处“巴掌大”的茶园一路扩张,从几十万亩扩展到100万亩、500万亩,直至700万亩茶海绿浪滔天。
后来居上的贵州茶,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奇迹”:连续5年位居中国茶园面积第一,成为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出口中心。
今天的贵州,茶产业已成为43个县的主导产业,惠及贫困人口49.85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到8641元,其中贫困茶农人均年收入4985元,人均增收526元;今天的贵州,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有30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乡镇有233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行政村有78个,以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区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成为中国绿茶新的金三角。
回顾贵州茶产业四十年巨变,如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填满无数茶人与茶企的前赴后继。
凤冈永安镇田坝村 罗逸 摄
第一个十年:三个老农一台戏
位于黔北的湄潭,曾经拉开现代中国茶产业的开端。带着中央实验茶场的基因,湄潭拥有贵州最强的科研队伍——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拥有贵州面积最大的茶园——湄潭茶场。
看着国营茶场的职工捧着金饭碗,距离湄潭县城10公里的核桃坝村非常羡慕,他们也想靠茶叶吃饭。
核桃坝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1981年,村支书何殿伦带领4名党员,与省茶科所签订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试验合同,成功育苗56万株,将茶苗分给乡亲们种植。
短短几年,全村在非耕地上新辟良种茶园1200亩。1988年,核桃坝村人均产粮500公斤,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0元,分别是未种茶前的6.25倍和15倍。
与湄潭毗邻的凤冈,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永安镇的田坝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当过生产队长的陈仕友却叫大家改变发展思路,种植耐旱的茶叶。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从湄潭背回八分地的茶苗,挨家挨户“劝种”,结果拉了30多户才种完;197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带领30多人爬上荒山,种了50多亩茶;80年代,他在田坝推广无性系良种。
经过数十年的折腾,陈仕友和他的陈氏茶庄已成为凤冈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当年的田坝人也不曾想到,50多亩茶园历经40年发展,已经变成近4万亩的茶海之心,国家4A级景区。
1980年11月,年近五旬的毛克翕,背着行李来到距雷山县城14公里的丹江镇洋排村觉散苗寨的山坡上安营扎寨,带领当地群众种植茶叶。
早在1971年,毛克翕在炒茶时,发现了一些球形颗粒由多瓣曲卷的茶叶片抱团组成,他突发奇想,要将茶叶做成茶球。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只有产于海拔1400米以上云雾缭绕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清明新芽,茶叶的高果胶质含量才能让茶球紧实饱满。
做成茶球后,他又发明了四次烘炒技术。经过10年的钻研,1982年,毛克翕生产出第一批茶球,命名为“雷山银球茶”。“雷山银球茶”一经问世便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成为国家机关接待用茶。
思南县茶叶园区,茶农正在进行机采作业 李大勇 摄
第二个十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每年4月,从湄潭到凤冈、从普安到晴隆、从黎平到雷山、从贵定到平塘,踩着贵州春茶开采的节奏,来自安徽、河南、浙江、福建的客商挤满了各个茶叶主产县城的旅馆。
在收茶、贩茶的过程中,这些外地客商逐渐发现,贵州这个多云雾、寡日照、高海拔的山区,茶青质量不是一般的好,但制茶工艺却很落后。于是,不少茶商带着资金、技术和设备,决定在贵州的茶山上大干一场。
江苏人蒋庆松1993年开始到贵州收茶,时至今日,他仍然坚持:贵州是中国品质最好的茶区,尤其是贵州绿茶。
给予他信心的是羊艾毛峰。
1997年,蒋庆松将羊艾毛峰带到江苏市场,独特的香气、新鲜诱人的口感立即得到江浙一带消费者的肯定,当年的羊艾毛峰库存一扫而光。1998年春茶季,羊艾农场每天为蒋庆松提供500公斤干茶,这些干茶通过客运航班发往江苏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溧阳茶叶批发市场。随着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羊艾毛峰在全国出现了一茶难求的景象。
本世纪初,福建人叶文胜背着一口炒锅到湄潭加工茶叶,几年后,他的加工作坊升级为盛兴茶叶公司。在当地茶农的帮助下,叶文胜利用当地“黔湄系列”品种,结合福建政和功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摸索制作出湄潭特色的红茶产品“遵义红”,完成了湄潭茶叶与福建工艺的完美结合。
湖南的黄红缨来得要晚一些。2012年,黄红缨带领创业团队,从湖南来到瓮安县最偏远的乡镇建中镇,4年时间种下1.2万亩茶。上万亩按有机标准种植的茶园被划分为33个区域,并实行网格化管理。
如今,建中已经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黄金芽种植基地,开发的绿茶、白茶、黄金芽、红茶、黑茶“五彩茶”系列产品远销欧洲、中东,成为贵州茶企的后起之秀。
吴长春 摄
第三个十年:本土企业的崛起
1988年,湄潭县政策落实办工作人员谭书德如愿以偿地调入湄潭县茶叶总公司,把“铁饭碗”换成“金饭碗”。
贵定县云雾镇茶农采茶 徐庆一 摄
第四个十年:领跑从面积扩张开始
2007年3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2015年达到300万亩。
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
但是在2007年,全省茶园面积102万亩,排名全国第十位,产值、产量更是在十位以后。大多数的国营茶场,经营惨淡。
贵州茶叶要发展,必须上规模。有了大规模,才有大制造,有了大制造,才有大品牌,成为贵州茶人的共识。
说干就干,从2008年开始,贵州大量引进无性系国家级良种,从最初的10个重点县推广到43个重点产茶县,第一年便完成了3年的种植任务。
到2013年,贵州已经种下611万亩茶园,茶园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从此,贵州在全国的茶叶版图上拥有了话语权。
从2013年到2017年,贵州稳稳地坐在茶园面积第一的位置上。
2018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八届茶产业经济研讨会”上,贵州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发表主题报告:贵州茶园面积连续5年保持第一,今后还要年年保持第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贵州茶有理由做得更好!
来源:《贵州日报·特别报道》
编审/ 徐嘉民 樊园芳
编辑/ 邱 桂
电话:0851一85945367
投稿邮箱:gzlcpp@126.com
| 投稿 | 合作 | 交流 | 活动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