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省内茶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爱喝绿茶?

发布时间:2022-10-18 13:32|栏目: 省内茶情 |浏览次数:
一、绿茶生产历史最悠久


茶的发现和利用具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茶的利用经历药用、食用、饮用三个阶段。




1、茶的药用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现在的“茶”。

根据这个记载,我们推测茶的发现和利用具有5000年历史,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


2、茶的饮用起源

唐朝陆羽(733年-804年)撰写出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根据这个记载,可推断茶的饮用始于周代。

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铜、铁、丹漆、、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纳贡了。


杨晓海摄影


西汉·王褒《僮约》,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现存最早记载茶的文献。《僮约》记载:“烹荼尽具”,“武阳买荼”。

清朝初期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记载:“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顾炎武认为饮茶源于巴蜀,秦统—了中国,促进了巴蜀和其他地区的交流,种茶和饮茶才由巴蜀逐渐向外传播。他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


3、绿茶的创制

祖先最早创制的茶是绿茶。祖先饮茶最初是采用生煮羹饮方式。由于茶树生长具有季节性,不能在非生长季节直接采摘鲜叶进行生煮羹饮。为了能常年饮茶,将采下的茶树鲜叶,直接晒干收藏。晒干收藏虽然简单方便,但遇到两个困难:一是碰到阴雨天鲜叶就无法干燥,二是鲜叶在晒干过程中掌握不当发生红变。为了使茶叶能在阴雨天干燥,摸索出将采摘的鲜叶进行烘干;为防止茶叶红变,摸索出先将采摘的鲜叶用开水煮或蒸汽蒸,然后再晒干或烘干;这是绿茶最原始的制作方法。


正山堂普安红茶业供图

在唐朝之前,关于茶叶加工的文字记载非常少。《神农本草经》记载:“苦茶……生益州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釆干。”从“采干”推断,茶叶采摘后直接干燥。如魏张揖《广雅》所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表明在魏朝时,茶叶加工成饼。


唐代制茶流程图


唐朝,茶叶的制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茶经》记载了茶叶制作的过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从这里可以表明,唐朝中期只生产绿饼茶,绿茶的杀青是采用蒸汽杀青。

宋朝,发明炒青制法,开始少量生产炒青绿散茶。明朝(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现代仿制宋的茶团

而六大茶类中,除绿茶之外的其他茶类,都是在明末清初逐渐创制成功的。

大家公认中国古代茶业和茶文化历史是兴于唐、盛于宋,而唐宋茶文化史就是一部绿茶文化史。


4、历代贡茶主要是绿茶

贡茶是指古代用来进贡给朝廷享用的茶叶,凡是贡茶表明其品质优。在明朝之前,由于只有绿茶,所以贡茶无疑只有绿茶。清朝六大茶类均已出现,因此贡茶种类不只是绿茶,但从数量看,贡茶仍以绿茶为主体,特别是受到皇帝推崇的多是绿茶,如康熙皇帝品尝“碧螺春”后,赐名“碧螺春”,乾隆皇帝赐名徽州名茶“大方”,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


二、中国绿茶生产规模最大




1、绿茶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茶类

所有产茶省生产绿茶,绿茶一直是我国六大茶类之首。改革开放以来,绿茶产量一直保持逐年增长的势头(见图1),2015年绿茶产量比1981年增长5.97倍,年均增长5.4%。绿茶占总产量的比重从62.6%提高到2007年75%。2007年以后,绿茶受消费多元化的影响,绿茶产量占比出现下降,2015年绿茶占比为65.6%。


图1 绿茶产量及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


2、中国是世界绿茶最大生产国

2000年以来,中国绿茶产量占世界绿茶总产量保持72%以上,且呈现增长的态势,2015年中国绿茶产量占世界绿茶总产量的86.2%。




三、中国绿茶最丰富多彩


中国绿茶的魅力还集中体现在千姿百态、形美味绝上。

中国茶区广阔,绝大多数茶区的生态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生产绿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绿茶的多姿多彩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绿茶加工工艺精湛、多样,使绿茶的外形千姿百态。绿茶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通过杀青,破坏鲜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鲜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酚促氧化,使绿茶具有“三绿”的特征,尝色绿明亮的绿茶,会给你带来生机。绿茶通过揉捻(做形)工序,形成不同的外观。绿茶的形状有扁形、针形、条形、芽形、尖形、片形、卷曲形、圆形、束形等,同时有的绿茶满披银毫。绿茶可谓是多姿多彩,形美无与伦比。


陈晓燕摄影

绿茶香气是原料与加工协同作用的结果。绿茶香气清雅,香型多样,有清香、嫩香、毫香、栗香、花香等。不同香型带来愉悦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享受,造就绿茶内在的品质魅力。



四、绿茶的生产技术水平最先进


同其他茶类比较,绿茶生产技术水平是最先进的。主要表现为:

茶树育种:共育成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117个,其中适制绿茶的品种达到45个,占38.5%;绿红茶兼用品种33个,占28.2%。

茶树营养:以提高绿茶品质为目标的养分需求特点的研究,进行的最深入、最系统。

绿茶加工:绿茶加工技术、设备最先进,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得到广泛使用;绿茶的衍生新产品开发最多,涉及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日化用品等。




绿茶品质控制:绿茶品质成分变化研究比其他茶类更全面系统,制订的绿茶标准更完善、客观科学,消费者容易鉴别。

绿茶保鲜:过去绿茶保鲜难度大,现在绿茶保鲜技术和设施条件明显提高,使绿茶的保质期明显延长。



五、中国绿茶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强


1、绿茶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茶类

2000年以来,我国绿茶出口量呈现整体增长趋势。2016年绿茶出口27.1万吨,占总出口量的82.45%。



图3 中国绿茶出口量及占出口量的比例


2、中国是世界绿茶最大出口国

中国茶叶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例、中国绿茶出口量占世界绿茶出口总量的比例见图4。中国茶叶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例稳定在18%左右,而绿茶出口占主导地位。2004年以前中国绿茶出口量占世界绿茶总出口量86%以上,2004年以来,绿茶占比呈下降趋势,2015年为72.6%。



六、绿茶的健康功能最强


古代中医药文献中有关茶的药性的记载,主要是针对绿茶,明朝以前茶的药效记载就是绿茶。
华佗开创了中医研究茶叶医疗保健功效的先河。华佗在其《食论》中提出:“苦荼久食,益意思”。
唐、宋时期,中医对茶的认识更加丰富,发现了茶越来越多的药用功能。所以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中,收录了有关茶的药方计17个,涉及内、外、儿、妇各科。 
现代科技研究表明,茶叶中功能成分主要有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茶多糖,这些功能成分的药理功能见下表:


绿茶是不发酵茶。绿茶在加工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茶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其他茶类随着发酵程度的加重,茶多酚的保留量相应减少。黄茶是微后发酵茶,发酵度为10~20%;白茶轻度发酵茶,发酵度为10~30%;青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发酵度为20~60%;红茶是全发酵茶,发酵度为70~90%;黑茶是重后发酵茶,发酵度几乎为100%。


饮用绿茶的保健作用有很多研究报道,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饮用绿茶,具有以下保健功能:①抗癌,②抗衰老,③抗辐射,④降脂瘦身,⑤降血糖,⑥降血压,⑦预防神经性疾病
美国《时代》期刊2002年推出10种健康食品:番茄、菠菜、坚果、椰花菜、燕麦、鲑鱼、大蒜、蓝莓、绿茶和红酒。另外,国外健康专家把绿茶选为六大健康饮料之一



七、中国绿茶文化底蕴最深厚



在唐朝中期以前,对茶的称呼五花八门。由于“荼”字有多义,因此,唐玄宗编撰的《开元文字音义》,把“荼”改写“茶”。陆羽在《茶经》中,舍弃“荼”字,统一称为“茶”。
陆羽《茶经》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倡导通过饮茶的过程,去感悟茶的内敛淡泊特性,使自己修炼为精行俭德之人,从而使茶赋予了文化的内涵。
绿茶,象征着自然、平静、青春。祖先把“荼”改为“茶”,“茶”寓意着“人在草木中”,就是希望借茶,引导人类回归大自然。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既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在中国文化中,绿色代表自然、生态,象征着青春、平静,在绿色环境中有利于提高人的活力和愉悦感。


贵州的美丽茶山(唐静摄影)

绿茶能提神益思,激发文人墨客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因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与绿茶结下不解之缘。 
绿茶具有“清”、“雅”的美学特征,成为诗文书画中常见的题材,借茶写人、叙物、抒情,留下许许多多与茶有关的诗词、书画、歌曲等经典名作,流传着不少与茶有关的故事和佳话。







知识拓展




贵州绿茶


1980年,在贵州晴隆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有力地证明了贵州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贵州作为茶产业发展大省,自古以来便有“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看贵州”的美誉。

茶籽化石纪念碑


贵州凭借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从众多产茶地区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国高品质绿茶重点产区。而正是由于贵州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了贵州绿茶“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独一无二的品质特色,具有高海拔冷凉云雾绿茶的典型性,明显有别于贵州以外产区生产的绿茶。



贵州绿茶以其独特的优质品质,深深吸引了一大波“绿茶粉”,以至于每到春茶生产季,许多天南海北的茶客和采购商们都会纷纷赶到贵州,只为能品茗到春日里贵州绿茶的第一缕茶香。



那么,有些“茶小白”就会问了,如此独特的贵州绿茶,毫无茶艺基础的我该如何冲泡呢?


答案就是:喝贵州茶,当然必须要用“贵州冲泡”啦!




“16字口诀”  教你快速学会贵州冲泡

1.高水温——沸水

      高水温可使茶叶内含物质浸出更多,氨基酸总量也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茶汤更浓、更鲜爽,更加有利于健康的同时不会增加苦涩味。


2.多投茶——投茶量在4-6克,茶水比例在1:25-1:38区间
    茶汤中各内含物质总量随着投茶量增加而增加,而茶酚氨比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随投茶量越多(茶水比越大),茶汤更鲜、更浓、更爽,且不会增加茶汤苦涩味,其中投茶量6克的品质最好。
3.快出汤、茶水分离——冲泡(出汤)时间在20到30秒之间
    随着冲泡时间延长,茶汤的酚氨比增加,将导致茶汤涩味增加,茶叶感官品质(色香味)下降。贵州绿茶内含物质丰富,耐泡度较好,在前四泡均可不随冲泡次数增加而延长冲泡时间。


4.不洗茶


贵州茶园从源头上杜绝重金属污染,并率先在全国提出全面禁用催芽素、草甘膦和水溶性农药,茶园农药禁用品类在国家标准16种的基础上提高到了63种,每年在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监测中合格率均达100%。不洗茶是源于贵州干净茶的自信!



总而言之,采取“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茶水分离、不洗茶”的冲泡方式,在增加茶汤内含物质的同时,茶汤酚氨比基本保持不变,突出了贵州绿茶的嫩、鲜、香、浓、醇的特点,也是我们推介的最佳冲泡方式,赶紧去试试吧!




作者/江用文、袁海波、董春旺、滑金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白小萍

编审/蒋照俊

审核/徐嘉民

Copyright © 2010-2022 主办单位: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 |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 |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白茶专委会 版权所有
电话:0851-85945367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延安西路242号贵州省农机局三楼  备案号:黔ICP备18009965号-1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499号
网站地图福州网站开发知推云技术支持